赵林 | 现代科学的思想根源
图 | 友朋会导师,赵林教授
智者派不仅把矛头对准爱利亚学派的形而上学独断论,而且他们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还捎带着把自然哲学的本原思想解构了。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既然“无物存在”,那么将水、气、火等自然物质当作万物本原的说法也就成为无稽之谈。但怀疑主义作为一种解构性的哲学思想,尽管其精深微妙、独辟蹊径,但也只是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并不能阻止建构性的哲学主流的发展。正如同智者派把其他哲学观点都看作在自欺欺人一样,它也被其他哲学流派看作无伤宏旨的雕虫小技,丝毫不会影响人们继续探索万物本原的信心和步伐。正当智者派在希腊各地散布他们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时,希腊自然哲学也开始从寻找万物的时间开端转向了探寻万物的空间结构,相继出现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阿克拉伽斯(即阿格里真托),鼎盛年为公元前5世纪初,他的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关于他的事迹,史书记载较少,我们只知道他知识渊博、医术高明,曾经帮助病人起死回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他死亡的故事,据说为了证明自己的神性,他跳入了熊熊燃烧的埃特纳火山口。
恩培多克勒的哲学思想受毕达哥拉斯影响较大,但是他坚持的仍然是自然哲学路线。在恩培多克勒之前,古希腊哲学发展到赫拉克利特时曾面临一个转折,米利都和以弗所的哲学家们已经将自然界中的基本元素都接触了,水、火、气等分别被当成万物的本原,而希腊神话中也有关于大地女神盖亚(代表着土)是诸神始祖的说法。如果再循着这条路走下去,恐怕很难有新的进展。同时人们也发现,不论用哪一种自然物解释万物的产生与消亡都很牵强。所以,自然哲学如果想继续往前发展,就必须调整思路,另辟蹊径。
于是,恩培多克勒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四根说”。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或根基不是一个,而是四个。这四个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水、火、土、气,万物都是由这“四根”结合而成的。而且这四个基本元素之间不存在谁产生谁的问题,它们都是最基本的东西,都是本原。具体而言,万事万物都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的,例如人类的肌肉就是由四种元素等量混合而成的,神经是由一分土、一分火和两分水构成的,骨骼是由两分水、两分土和四分火构成的,等等。
虽然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但在当时它却是一种试图用不同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说明事物的产生和差异的观点。这种观点其实早在阿那克西美尼时期就已经存在,他认为气的稀薄和浓厚程度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差异(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与阿那克西美尼不同的是,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四种本原。
那么,水、火、土、气四种基本元素是如何凝聚在一起、形成万事万物的呢?恩培多克勒又提出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观点,他认为有两种动力性的力量将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凝聚在一起或拆散开来,这两种力量就是“爱”和“恨”。“爱”让“四根”按照不同的比例彼此亲近、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万事万物;“恨”则让“四根”相互反目、彼此分离,最终令万事万物分解而复归为水、火、土、气。借助亚里士多德的术语可以这么说:水、火、土、气构成了事物的质料因,而“爱”和“恨”则构成了事物的动力因。从动力因的角度来看,恩培多克勒的“爱”和“恨”也可以看成是与泰勒斯的“万物有灵论”、阿那克西曼德的“冷热干湿论”阿那克西美尼的“冷热聚散论”以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一脉相承的哲学思想。但是恩培多克勒并没有明确地把“爱”与“恨”说成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只是借助神话的说法表示一种更加精细的物质性动力。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生活的时期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428年之间。他原本出生于小亚细亚的一个希腊殖民城邦,随着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盛,哲学热点逐渐从爱奥尼亚、南意大利等地区向雅典汇聚,阿那克萨戈拉也来到雅典,并成为雅典杰出的政治领袖伯里克利的老师和挚友。
此后数十年,阿那克萨戈拉一直生活在雅典,深受伯里克利的尊敬。后来由于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太阳就是一块燃烧的石头”,“月亮是由土构成的”等哲学观点,被当时信奉多神教的雅典人指责为无神论者。雅典保守派甚至要处死阿那克萨戈拉,多亏伯里克利从中斡旋,多方说项,才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阿那克萨戈拉还是被驱逐出雅典城邦,最终客死异乡。
(一)“种子”——构成万物的质料
阿那克萨戈拉在哲学上的重要建树,就是创立了“种子说”。尽管阿克那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是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时代人,我们很难说二者之间是否有过影响,但是从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种子说”可以看作“四根说”的一种深化。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万物的本原并非水、火、土、气,而是万物由以构成的最小微粒。比如骨头是由很多骨头的微粒组成的,头发则是由很多头发的微粒组成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它们自己最微小的同类部分组成的。阿那克萨戈拉将这种最小微粒称为“种子”或“同类的部分”,这无数的“种子”或“同类的部分”就是万物的本原。
但是,从质料上来看,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是有差别的,所以“种子”与“种子”之间也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种子”是异质的,组成头发的种子不同于组成骨头的种子,也不同于组成肌肉的种子,这些种子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种子作为不同的质料组成不同的事物,只有同类的种子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同一种事物。
那么不同的事物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呢?阿那克萨戈拉认为,虽然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同类的部分”构成的,但任何同类的东西中都多多少少会包含一点不同类的东西,比如面包中主要是面包的种子,但其中也会有一点肉的种子、骨头的种子、头发的种子等等,所以人吃了面包之后会长出肌肉、骨头、头发。这似乎就说明了事物之间为什么会相互转化。
那么为什么“同类的部分”组成的事物中会包含一些不同类的成分呢?对此,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一个与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所有的种子都混杂在一起。后来发生了一次类似宇宙大爆炸的运动,于是混沌状态就分开了,同类的种子与同类的种子结合在一起,就这样形成了世间万物。因为最开始时所有的种子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所以在分裂之后,同类的种子组成的事物里面多少会包含一些异类的种子,所以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纯粹的。由此,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一切包含着一切”的观点,这种观点显然是为了解释不同事物之间为什么能够互相转化而提出的,但这种解释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有些牵强附会。
(二)“努斯”——万物生灭变化的动力
阿那克萨戈拉还提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那就是“努斯”(nous,即“心灵”)。“努斯”的概念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等,都是古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努斯”与“种子”的关系,就像恩培多克勒的“爱”“恨”与“四根”的关系一样,是一种动力因,正是“努斯”促进不同“种子”组合为不同的事物。“种子”作为质料是惰性的,“努斯”作为动力却是能动的,但是阿那克萨戈拉却第一次明确地把“努斯”说成是一种精神动力。
后来,这一学派发展到最高峰,就出现了原子论。原子论出现时,阿那克萨戈拉的观点反而渐渐明晰,他提出的“种子”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物理学中的分子,即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与阿那克萨戈拉的异质的“种子”相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虽然在数量上也是无限的,但原子是同质的。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后单元,“原子”并没有任何性质上的差别,只有形态、大小、次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别。
所以,直到“原子论”出现,异质的“种子”得以转变为同质的“原子”,这时,阿那克萨戈拉的疑难问题才最终得到解决。至此,古希腊自然哲学也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三、原子论者德漠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北方色雷斯的阿布德拉城邦,与智者普罗泰戈拉是同乡,其生活在公元前460年至公元前370年间。德谟克利特年轻时游历过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等地,见多识广,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之一。他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同处一个时代,也到过雅典,见识过苏格拉底的思想风采,但苏格拉底却不认识他。
德漠克利特的思想观点恰好与柏拉图相反,两个人分别代表古希腊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高峰。德漠克利特是古希腊原子论的集大成者,据说最早提出“原子”概念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导师留基波(后人对其知之甚少),德漠克利特将这一观点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一套系统化的自然哲学世界观,这套世界观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德漠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一个最小的元素组成。如果将所有事物进行切割,切割到最后一定可以切出一个最小的微粒,微粒之间没有任何性质上的差异,只有大小和形状的差异,这种最后不可再分的东西就是万物的基本元素,德谟克利特把它们称为“atom”,原意是“不可分之物”,中文翻译为“原子”。按照德谟克利特的说法,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尽管所有事物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是由这些同质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合而成的。
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并不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实验设备能够证明原子的存在,德谟克利特通过抽象思想得出了上述结论。
在今天看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与现代物理学很接近,只是现代物理学中的原子是可以继续分割的,而古代“原子论”中的原子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后单元。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世界是不可能被无限分割的,一定要有终点,这个终点或最后单元在现实世界中可能是看不到的,但通过思想的抽象思维能力,人们可以得出一个不可分之物的概念,而古希腊语中“原子”这个词的原意就是“不可分之物”。
德漠克利特与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否定了原子之外的任何动力因,而将运动说成原子自身固有的功能,这就将质料因与动力因统一起来了。德谟克利特还认为,连灵魂都是由一种更稀薄的原子组成的。如此一来,他就说明了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同一性,即把精神归结为物质,精神也是一种物质,这种思想后来深深地影响了近代唯物主义。
遗憾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很快被与他同时代的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所遮蔽。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后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中的主流思想。希腊化时代以后,这种思想又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继而又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唯心主义,最后一直影响了黑格尔哲学。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则被打入冷宫,两千年来几乎无人问津。
(二)“原子论”思想的发展
到了“原子论”提出两千年后的17世纪,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开始通过各种实验手段研究自然、分解自然。实验证明,每种事物都可以再进行分解,人们把分解出来的最小部分称为“分子”。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比较确切的分子概念,即分子是指游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概念提出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都将分子看成是构成不同事物的最小微粒(相当于“种子”)。
随着西方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又得出了新的结论,认为分子也是可以再分解的,并且能够分解出更小的东西,但这个更小的东西就不能再分了。至此,人们才想起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因为德谟克利特早在2000多年前就说过,世界是由一些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物质组成的。关于这种物质,科学家们通过对分子的进一步分解终于在实验室里找到了,它就是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原子”。这就是近代物理学中“原子”一词重新出现的原因。
然而在19世纪末叶,物理学再次发生了变革,科学家们通过更精确的实验,居然将原以为不可再分的原子进行了分解,并且分解出了原子核和电子。古希腊人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atom”一词就指“不可分之物”。但是通过现代物理实验,原子却被分解了,甚至到了后来,原子核又被分为质子和中子。直到今天,人们又分解出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夸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当前科学所能达到的水平,基本粒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atom”,才是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哲学“原子”。而今天物理学中的原子与德谟克利特说的“原子”相差甚远,已经没有资格被叫作“原子”(从字面意义上说,汉语中的“原子”也应该是指最后的单元)。尽管如此,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思想仍然具有颠扑不破的伟大意义,深深地影响着现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无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还是现代物理学,都告诉我们,这个看似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现实世界,越往微观方面深入,它就变得越简单、越枯燥、越没有浪漫色彩。如此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还原后最终无非是一大堆极其单调乏味、不停旋转的基本粒子罢了。
从古希腊哲学的宗旨来看,哲学就是要探讨万物本原,就此而言,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非常高明的,它从质料的角度真正探寻到了万物的本原。所以,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到德谟克利特那里就达到了顶峰,此后便逐渐衰落,甚至被人遗忘。著名科学史学家丹皮尔说过,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比他之前或之后的任何学说都更接近于现代科学的观点。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原子论在古希腊和中世纪被柏拉图主义压制了。直到近代自然科学复兴后,这种思想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 版权声明 ——
文章原载《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赵林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在此鸣谢!
—— 友朋会在线课堂 ——
—— 加入同人读书会学友群 ——
—— 推荐阅读 ——